推展以職能為基礎的塑膠人才發展實務
吳育昇
勞動力發展署TTQS評核委員、iCAP輔導顧問、台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退休正訓練師兼課長
壹、前言
在日益變遷的國際化時代,知識、品牌及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已是企業提升本身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其中又以「人力資本」為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是活絡並創造企業價值的首要因素。「人」是知識之載具,「人才」則是形成組織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因此現在企業經營真正的決勝點就在於關鍵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競爭力,藉此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與提升企業整體的競爭力,所以如何強化企業人才的培育與發展,將是未來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貳、職能與職能基準簡介
職能(Competency)最早起源於1963 年,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McClelland主張:工作成效的好壞決定於工作者的「態度、認知、特質」,這些觀念開始了職能的雛形。McClelland並於1973年提出應該注重實際影響學習績效的「職能」,而非智商。此一職能係指「一組知識、技能、行為與態度的組合,能夠提升個人的工作成效,進而帶動企業對經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職能」是一種以「能力」發展為主的建構模式,透過將高績效工作者所共同具有的職能因素進行歸納整理,以找出適合此項工作的職能模式。換言之,職能是用以描述在執行某項工作時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其目的在找出並確認哪些是導致工作上卓越績效所需的能力及行為表現,以協助組織或個人瞭解如何提升其工作績效,使組織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功能與人員訓練發展實務時,能更切合實際需要。因此,職能的建置就是定義一個「企業組織人才發展與管理的關鍵能力規格」。
所謂職能基準(Occup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OCS),係指為完成特定職業或職類工作任務,所應具備的能力組合,包括該特定職業或職類之各主要職責、工作任務、行為指標、工作產出、知識、技能、態度等職能內涵 。職能建置必須考量產業發展的前瞻性與未來性,並兼顧產業不同企業對於該專業人才能力要求的共通性,以及反應從事該職業能力的必要性。因此,職能基準即是政府對職業或職位所訂定的『人才規格』。
目前政府發展的職能基準中有關「塑膠」關鍵字詞的職能基準計有8項,項目名稱如下表1所述。相關資訊亦可進入「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查詢與運用。除政府部門發展外,依「職能發展及應用推動要點」第8點規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受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委託或補助之機構、或依法設立之工業團體、商業團體及協會(以下簡稱民間團體),得發展或申請職能基準審查。...」因此,未來亦可由相關民間團體依其需求來發展職能基準。
表1 塑膠相關職業職能基準列表
資料來源:整理自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 https://icap.wda.gov.tw/Resources/resources_Datum_List.aspx
職能基準的內涵項目可區分為基本資料、能力描述、及能力內涵等三大部份,其內容概述如下,並以塑膠模具技術人員為例說明,詳如表2所示。
一、基本資料:包括職能基準名稱、職類別、行職業別、編碼、說明及補充事項等。其中說明及補充事項內又包含「建議擔任此職類/職業之學歷/經驗/或能力條件」及備註說明等項目。
二、能力描述:包括工作描述、基準級別、主要職責、工作任務、行為指標、工作產出、及職能級別等內容。
三、能力內涵:包括知識、技能、及態度等職能內涵。
表2 塑膠模具技術人員職能基準
資料來源:整理自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 https://icap.wda.gov.tw/Resources/resources_Datum_List.aspx
職能基準所述基準級別或職能級別的級別,其詳細的判別參考依據的操作型定義可參考下表3所述內容進行考量。
表3 職能級別判別參考
資料來源:整理自iCAP職能發展應用平台 https://icap.wda.gov.tw/Resources/resources_Datum_List.aspx
參、以職能為基礎的人才管理與發展運用
當企業撰擬或沿用職務的職能基準後,即可針對該職務發展出職能地圖及課程地圖,之後即可運用在人才發展的甄選育用留各個階段,詳如圖1所示。
一、甄才階段:運用說明及補充事項欄中的「建議擔任此職類之學歷經驗或能力條件」,作為甄才階段的基準門檻,並以此資格條件作為招募的依據。
二、選才階段:可運用知識、技能、及態度等職能內涵進行招募甄試及面試時的參考依據及內容設定,選才進入企業服務時,可透過職能地圖及課程地圖,了解員工在企業部門職務的職涯發展及職能要求。
三、育才階段:可針對現有員工進行職能落差及職能盤點,並據以進行人才培育及調訓,及實施知識、技能、及態度等職能內涵的教育訓練,以補足其職能落差及提升學習成長效能。
四、用才階段:運用課程職能及能力鑑定機制的發展,強化人才盤點及接班梯隊的運作,強化關鍵人才的培育發展,及進行系統性的栽培與規劃,以落實企業適性揚才的效能。
五、留才階段:透過獎酬機制及績效考核、及人才發展制度的建構進行留才作業,強化激勵作為及制度設計的規劃。
圖1 以職能為基礎的人才管理與發展運用
職能的推動與發展,產業或企業單位應考量單位的資源與企業規模,事先選定關鍵人才進行發展與推動,期能透過關鍵人才為企業帶來績效提升與效能發展為目的,因此如何產生關鍵人才將是一個重要課題。
依表4勞動部108年7月對「塑膠製品製造業受雇人數--按主要職業分」所列7大類的職業別人數佔比說明。若關鍵人才採人數考量時,「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類」其佔比58.85%最高可列為產業的關鍵人才。若以關鍵技術成分的佔比則可考量專業人員、及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包括機械技術員、化工技術員、品質技術員)為關鍵人才;再者從管理角度亦可考量關鍵人才為主管及監督人員。因此產業及企業關鍵人才的選定,主要是考量職能的發展先後次序、如何對產業或企業能盡快產生績效或效能為考量。
表4 塑膠製品製造業受僱人數-按主要職業分
推動塑膠製品人才職能發展的建議
塑膠製品產業經歷40餘年的發展,多屬中小企業型態,隨著產業生產技術提升和轉型,塑膠製品包羅萬象,在這多元產業領域中,如何強化塑膠製品人才職能發展將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現就此一發展趨勢個人提出如下的建議以供卓參,現概述如后。
對塑膠製品產業主管部門或民間團體的建議
可開發塑膠製品產業領域關鍵職務的職能基準
除運用政府發展的職能基準資料外,建請民間團體(如臺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亦能整合及運用政府資源的補助,引領塑膠製品產業逐年開發出關鍵職務的職能基準,如操作射出成型設備人員、塑膠模具技術人員、製造吹膜人員...等相關職務的職能基準。
運用已建立的職能基準開展能力鑑定機制
民間團體(如臺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可運用已建立職能基準的職能內涵,逐步建立起塑膠製品產業關鍵職務的職能地圖與課程地圖,進而開發出符合各關鍵職務層次職能內涵(知識、技能)的學術科測驗題庫,並結合會員廠商積極建置塑膠製品產業關鍵職務的能力鑑定及認證機制。
對塑膠製品企業單位的建議
企業可運用職能基準建立工作說明書及職務職能表
企業單位可透過職能基準,再融合企業的核心技術,調整轉化其內容為符合個別企業所需的職能基準表件及工作說明書、職能地圖、課程地圖,進而建置出關鍵職務的職能表,以利企業進行該關鍵職務的職能盤點。至於各項職能等第的要求,可因企業規模的大小及專業能力要求而有所不同,完全可配合企業的需求來訂定。
強化人力盤點及職能落差盤點,建立人才接班梯隊
當企業建置完成關鍵職務的職能表之後,可針對從事該關鍵職務的所有人力進行工作職能檢測,亦即對企業該關鍵職務的人力進行盤點,若某位員工經盤點後的某項職能等第低於該職務設定的等第要求時,此即會產生該名員工在該項職能的職能落差,此時,即表示該名員工在該項職能應強化訓練,以求補足其職能落差。若在職能表之單一職能的某一等級(6級)均無人可勝任時,即表示企業在該職能上的人才梯隊有問題了,亟待強化人才梯隊的培養,部門主管亦可從職能表中充分掌握部門中客觀的各類人力及適性運用的概況。
對從事塑膠製品產業人員的建議
瞭解該產業職能地圖及課程地圖,進而透明化該職務的職涯發展
透過職能基準的運用,企業可提供職能基準、工作說明書、職能地圖、課程地圖等資訊,讓新進員工瞭解所屬部門職務的職涯發展進路、及從事該職務應有的行為指標、專業職能的知識與技能需求,進而積極的自我學習與請教,快速提升自我競爭能量。而在職員工可透過瞭解各職務的職能內涵,進行自我盤點及認知自我要補足的職能、積極為晉升而準備,做一個有準備的員工,如此對企業整體的競爭力提升將非常有助益。因此,透明化的職涯發展模式,將可提供企業在育才及留才作業上更大的動力與推力。
瞭解職能表內涵提升自我的職能齊備率及工作績效
當企業建置職能表進行人力盤點與職能盤點後,除可強化企業人才接班梯隊的建置與關鍵人才的培育外,對於企業在職員工而言,更可瞭解自我在企業要求的職能齊備率,部門主管亦可提供更為客觀的數據與資訊讓員工瞭解其現有能力,再輔以績效面談的作為,藉以強化員工的職能提升與績效展現。
結語
職能於國外已行之有年,如今在政府引進澳洲的職能系統下,也積極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同發展台灣的產業職能系統,推動培訓產業發展,強化以職能為基礎的訓練內涵與成效,縮短產訓之落差,以打造產業真正可使用的人才並提升其素質,落實訓用合一的雙贏效果。本文僅針對塑膠製品產業進行初步說明,期望透過此職能系統的建立及訓練規劃發展,使塑膠製品相關團體組織與企業單位能依據此一職能系統進行人才之發展規劃與培育鑑定,再透過有系統的職能分析方法,制定產業人才的能力規格,以培育出符合產業未來發展之所需的關鍵人才及能力行為,為塑膠製品產業及企業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吳育昇聯絡資訊:t23hot1216@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