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經營、廣結善緣 斌視企業王錦和董事長訪談
鄭漢榮 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斌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斌視企業)成立於1988年,主要生產運動專用太陽鏡片、安全防護鏡眼鏡/鏡片、變色近視矯正鏡片。公司早期租用廠房,後於1992年購買工業區現址廠房,當時工廠生產線實施3班制作業,為了現場即時管理以應付歐美客戶訂單品質、交期的要求,同時就近照顧員工,王董事長競競業業、宵衣旰食、以廠為家,戮力不懈一卡皮箱走天下,哪裡有客戶的召喚,不遠千里也要行,目前產品已行銷到全球五大洲33個國家。
由於王錦和董事長具備成大化學背景,所以善用材料專長,不僅在SARS期間提供光觸抗疫滅菌產品,協助國家社會抗SARS有成, 也因緣際會成為此次COVID-19防疫國家隊的一員。
因此,本文章透過本次董事長訪談,除了瞭解其經營理念,也請他提出有助未來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優質、貼心,讓產品來說話
一進入公司的會議室,本以為訪談就從斌視企業各項產品談起,沒想到董事長先熱烈地招待採訪團隊精心挑選的咖啡,從種類、烘焙方法、壺具、水溫都非常講究,董事長雖然不好意思地說是曾有國外客戶覺得不好喝才投入研究,但董事長對於事物深入研究的精神、強調魔鬼藏在細節裡的態度可見一斑。
正式採訪之後,方知董事長基礎之深、佈局之廣。過往斌視企業的主力產品在於各種防護、運動產品,不論是鏡片還是眼鏡、代工還是品牌、內銷還是外銷皆有所包含。董事長也指出走差異化、獨特性的價值創新競爭路線,是因為中國大陸憑藉低價競爭、政府補助優勢,價格戰絕對打不贏。
以防護眼鏡為例,董事長驕傲地說,過去行政院長參觀時曾拿出防護眼鏡保證若有人踩壞就捐2,500萬元,結果180公分、100公斤重的隨扈跳踩上去1分鐘後還是沒壞,可見王董對其生產的產品品質有十足的堅持與過硬的信心.
除此之外,在運動眼鏡方面,近3年的21天環法自行車賽冠軍所戴自行車專用太陽眼鏡,幕後的鏡片就是董事長榮譽出品,所以斌視企業也是台灣的隱形冠軍。品牌方面,自有產品細分出網球、高爾夫球、登山、自行車各種用途,也根據實地環境觀察得出心得,設計出不同的對應光線波長與對比,加上可以1個產品變出帽夾式、掛戴式等各種設計款式,方便使用者依喜好、情境選擇使用方式,可謂非常貼心地貼近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圖1 董事長帶領斌視團隊共同研發功能性眼鏡,讓終端消費者戴起來更方便、更舒適
圖2 董事長展示斌視企業運動眼鏡的帽夾式型態,消費者怎樣戴都有型
一理明、百理通,處處是舞台
後來跟董事長聊開後,才知董事長經營的長才,不是只有顯現在斌視企業上,其他行業也有相當成果。
17年前,中國大陸曾有手機觸控面板公司經營不善,原本打算清算後把錢還給供應商。董事長雖然持股比例不多,但是因為大學教過12年企管,且該公司有300多人規模,所以放手一搏到該公司擔任董事長。
董事長在該公司親力親為,靠品質、成本、交期當差異化競爭力。當時除了白天拜訪客戶、晚上現場檢討與巡視,也要確認為何研發與實際生產為何有落差,因而忙到凌晨2點,隔天早上6點多還要全體員工做早操、晨跑, 唱廠歌,董事長還騎腳踏車一旁加油。打拼之下,客戶不但包含各知名大廠,還每年都拿品質獎,有時客戶前天晚上8點緊急下單、隔天早上9點120件樣品照樣交貨,至於有的同業才剛收到訂單而已。在王董的勵精圖治暨團隊合作努力之下,該公司正式轉虧為盈,接連繳出漂亮的成績單,後來王董功成身退,並交棒給後進者繼續發揚光大,該公司於102年回台上市。
年幼清貧,養成堅毅個性、靈活身段、人文關懷
董事長話鋒一轉,坦言之所以如此打拼,能夠運用其經營長才至其他領域,其實源自家庭背景,由於年幼時家中有12個兄弟姊妹,自然資源有限。但是董事長不向命運低頭,一方面運用成長背景磨練出的打拼精神經營事業,另一方面透過「窮則變、變則通」精神,快速調整經營模式。
董事長因曾經苦過,所以並不忘本,除了曾經抱病進行公益演講、回饋社會之外,如今有生技製藥公司面臨經營困境,董事長由於認為做人要懂得感恩、惜福、救人,對方也說「製藥就是救人最好的方法」,所以毅然出任董事,為其出謀劃策,每週參與跨部門會議,為該公司尋求經營管理的改善策略。
至於目前斌視公司本身由於疫情之故,世界各國封城、導致經濟活動驟停、需求驟降,鏡片產業也因而受影響,外銷衰退80%,所以董事長也靈活地整合資源,為防疫國家隊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除了提供一般醫護大型面罩、抗菌防護眼鏡產品,同時董事長也因為發現有醫療人員手部長期接觸酒精,導致指甲、皮膚龜裂,開發出通過SGS 99.9% 滅菌檢驗報告的奈米光觸媒長效抗菌液。光觸媒產品能搭配可見光源,啟動光觸媒的長期殺菌效果,可噴在手上、抹在臉上,維持長效保護效果,或是醫療人員長期配戴口罩導致臉部過敏、起紅疹,奈米抗菌液也可以噴在口罩上,讓口罩可以重複使用,還有慕斯型態產品,也提供小罐包裝,方便放口袋隨身攜帶使用。如果應用在辦公室或大樓窗戶上,光線照進來時就能讓建築物形成安全城堡。
圖3 董事長展示斌視企業的防疫國家隊產品,透過奈米光觸媒技術因應後疫情時代的生活形態改變,是大家的安心好夥伴
槓桿外力重要,誠、正、信、實更是根本
董事長明白中小企業能力、人才皆有限,槓桿外力十分重要,但也因此人生要有能被信任的感覺。這也是為何公司理念是誠、正、信、實,就是要待員工和客戶誠懇、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人、要守信用、不浮誇且實實在在做事,才能夠整合人脈跟產品,整合正能量而對外有更大的正能量,來幫助更多的人。
例如有教授檢測市面上諸多抗藍光眼鏡,發現產品效果多半有限,只有斌視企業產品真的有用,所以願意大力推銷。事實上董事長跟產官學研各界不僅熟識,還會關懷對方健康,也因此能借重專業意見,讓自己跨領域發展但不會貿然躁進,來確認是否生意作的成、通路有佈建好,發揮「謹慎」的重要性。
另外,董事長努力打入台灣大廠供應鏈之後,發現對方事業遍及全球,國內也跟各大知名大廠有連結,這些往來對象的員工、家眷人數為數眾多,需求潛力十足,所以借力使力的槓桿外力效果驚人;但是董事長也諄諄告誡,所做所為要被人看到、信服、不耍心機才行,才能夠善用大廠的人脈資源,所以得先把產品口碑作出來,才能有利產品的行銷。
除此之外,董事長發展數位轉型。數位行銷上,公司10多年前靠阿里巴巴電商平台行銷全球,國內也善用人脈搭上PCHOME、樂天及蝦皮……等電商平台,佈建網購銷售通路。
展望未來,宏觀佈局
對於斌視企業的未來,董事長看得十分長遠。除了目前已拿到第1級醫材證照,未來還預計朝第2級醫材證照發展,換言之公司將在原有功能性、專業鏡片之外,也朝醫材雙軌制發展,未來海外也將販售各式醫材。
圖4 董事長引領斌視團隊將眼鏡做資源整合,佈局跨入轉型至醫療器材產業
至於公司未來永續經營的規劃,董事長也已挑選肯學習、有耐心、具動力的年輕團隊培養訓練當接班梯隊,未來也將會所有權跟經營權分離。而且董事長也很慷慨,會釋出部分股份,讓專業經理人有經營動力,誠如當年在中國大陸打拼,也有釋出股份給資深幹部;但是未來董事長即使退休,也是退而不休,會持續關注經營情形。
對於外在整體產業發展,董事長也相當重視,所以特別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給產業更好的發展未來:
‧缺工:塑膠產業最主要問題是缺工。例如鏡片產業外勞配額只有10%,塑膠產業才是15%,但鏡片產業1天3班才有足夠產能,可是眼前中夜班沒有足夠勞工,年輕人也無意願從事。
所以,因居留期滿就將已訓練好、獨當一面的外勞遣返很可惜,因為重新訓練的代價就是不良率高,勞資雙方離別時也相擁而泣、依依不捨。所以董事長希望能透過雇主擔保,讓優質外勞有固定比例可延長居留期限,或授與永久居留權、身份證,讓藍領人才留任,以利公司長期經營.
‧回收:回收是塑膠產業重要議題,而且塑膠製品對社會大眾不可或缺,故政府可跟公會商議、提供輔導措施,一起讓分類、回收流程步入正軌。
總結
從本次訪談,可知董事長因知識份子出身,不止談吐舉止溫文儒雅,也透過其學識背景,為斌視企業建立技術壁壘;當全球經濟因疫情受影響時,董事長也能夠化危機為轉機,改採雙軌化發展模式,透過醫材業務的多角化經營,讓公司能夠站穩腳步。
但對董事長而言,最重要的還是「企業家精神」。所以董事長由內而外、秉持正念,先講究為人正直、經營正派、產品優質,再藉寬厚個性、關懷態度與深厚實力贏得外界信任,自然無處不是機遇、無處不是舞台;並透過謹慎佈局、開放胸襟與人脈協助,一方面善待人才,另一方面發揮「英雄比氣長」精神,讓公司能夠長期發展。
由此可知,外在環境變化固然瞬息萬變,但是如何用心經營、廣結善緣,是永遠的基本功,唯有不忘本,方能讓公司自強不息、處變不驚,克服每一個考驗。